解密深圳 OBD 硬件产品及其制造商(第一弹)

· May 31, 2014

OBD,英文 On-Board Diagnostic 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诊断系统」,作为汽车用户唯一能接入汽车行车电脑的接口,这个最初的设置是为了检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接口,在目前「车联网」这一概念下被炒得沸沸扬扬,它到底有没有那么神秘?有多神秘?

 GeekCar 的小伙伴们来到了具有「中国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之称的广东深圳来一探究竟。我们找到了全中国最大的做 OBD 研发生产的上市企业,也找了一家隐藏在人们视线之后的小型 OBD 硬件企业,试着从不同方面来解密这个「神秘」的小盒子,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用它来争抢车联网入口?这样的做法到底是「跟风」,还是各自打着小算盘?也许从我们接下来的文章中你能够读到某些线索。

第一家企业:速锐得科技有限公司

何方神圣?

这家坐落在深圳市龙华新区宝龙大厦的公司着实让 GeekCar 的小伙伴找了好久,交通位置不便,大厦入口也隐藏的像住宅区的单元门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索 OBD 产业的好奇心。谁知道在深圳这个地方,有哪些小公司会在哪一时刻在创造着哪个产业的何种奇迹。

DSC04775

显然市场部经理刘总很爱喝茶,在我们近 1 个小时的谈话中,他的助手一直在不停地帮我们斟茶。但就在 6 年前,这家企业还吃不饱饭,为了有口饭吃,他们做过一些应用型的产品:带显示屏的 OBD 行车电脑、后装抬头显示 HUD 等。但目前,他们已经卡掉所有其他产品,专心做 OBD 硬件,因为他们意识到,OBD 数据是最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的后市场。

DSC04794-700x393副本

他们在做什么?

这个只有 11 个人的小公司其中有 8 人是做技术的,去年他们的 OBD 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 500 万人民币,而且他们不做 C 端,只做 B 端,目前有两百多家企业合作客户。而他们提供给这些客户的产品就是 OBD 最底层的数据以及整套的 OBD 解决方案:根据客户的需求(下图客户需求表),让客户自定义 App 或者其他个性化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把 OBD 当做一个模块来做。比如某些货车运输车队,向他们提出需求,然后速锐得根据需求开发制作 OBD 插头,然后货运公司拿到他们提供的 OBD 插头,再自定义开发自己的 App 应用程序,实现车队管理、控制等功能。当我问到 C 端用户可不可以买到他们的产品时,刘经理直言不讳地说:「用是能用,就是我们自己做的 App 太惨了…出来的那些数据你看不懂的…」

DSC04758-700x3931副本

其实 OBD 产品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层:协议层、链路层、应用层。速锐得这类公司专做前两层,核心技术就是 OBD 私有协议的破解算法,然后需要一段时间去验证这些积累的算法,最后通过 OBD 硬件实现行车电脑数据的读取和不同车型某些隐藏功能的开发。

DSC04786-700x393

如何区分 OBD 产品的优劣?

OBD 硬件产品的优劣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稳定性。主要是指芯片和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2. 精准性。是指 OBD 读取 ECU 数据的准确性,因为数据读取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未来大数据的挖掘。(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准确性呢?应该说是算法。因为有些数据比如里程数据,车厂设定是不开放也不能被读取的,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算法去破解,现在他们能够做到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12000 公里的误差 50 公里,对于汽车保养和里程监控起到很好地反映。)

3. 兼容性。有些厂家的车型是「封闭型」的,换句话说,他们的 OBD 接口是不开放给大家使用的,所以速锐得目前的应对就是「做减法」,利用测试的方法排除封闭式的车型,目前已经测试了两三千款车型。

DSC04789-700x393

竞争力如何?

刘经理坦言目前国内包括深圳做 OBD 硬件研发的公司并不多,最大的厂家就是元征,其他小厂家的老板很多都是从元征出来然后创业的,就连速锐得的老板也是以前元征的总工。从元征出来单干的有 5-6 家企业,有的做诊断仪,有的做 OBD 芯片硬件的研发,大家都是同门兄弟。他们还坦言,在技术上确实不如元征,因为元征是业界公认的汽车维修产品老大,和很多车厂都有合作,那些车厂会开放某些私有协议给元征,他们之间也签了保密协议。而且有一些涉及到汽车安全的功能车厂也都会先做,不允许后装市场做,这些协议开放给小的 OBD 企业的也不多,比如大众,根本不开放私有协议。当然国内也有做破解的,但他们破解的方法也只能是一条一条地去试。

 

OBD 成本破译

还记得之前的那张图表吗?需要实现什么功能,都可以按照图表里去选择,不一样的模块有不一样的价格,但是实际上,OBD 产品本身的成本是很低的,比如一个 OBD 解码芯片成本可能只需要十多块钱,蓝牙、wifi、gps 这几个模块的价格也不高。我们拆解了几款 OBD 产品,在淘宝上,这些芯片的售价通常不贵,最多几十元。所以从硬件本身来说,把这些芯片组合在一起再套一个壳子,在深圳这种地方,成本控制会很容易。 拿腾讯「路宝盒子」举例,没有内置 GPS 模块,需要通过蓝牙连接 手机的 GPS, 这样一来手机电池消耗量巨大,而且还有其他的车载功能(比如音乐播放、手机拨号等等)需要通过手机蓝牙实现,如果连接到 OBD 就没法使用这些功能了。所以「路宝盒子」的成本你就可想而知。 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稍后 GeekCar 会给大家做详细的拆解横评。

obd

未来如何打算?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刘经理很坚定地表示,他们未来只想专注于研发 OBD 硬件,通过加强稳定性、准确性和兼容性来提高 OBD 数据读取能力,而不会去开发软件,那些软件和其他功能的开发和拓展都交给他们的客户来搞定。他们只想做 OBD 行业中的 Intel,而不是联想和华硕,他们只做解决方案。用他的话说,有技术的人总有饿不死的那天。

谈话的最后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刘经理在谈论 OBD 未来发展的时候,也表示正在和客户探讨 OBD 未来更新鲜的发展模式,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未来两年内行业会有大洗牌,软件公司会死一大片,硬件公司会死一小片」;他们觉得在未来随着 OBD 接口数据读取的更加精准,保险行业也可能会根据出行里程来计算保费,改变出行方式和安全驾驶习惯。保险公司通过 OBD 进行车的大数据挖掘,可以给客户贴上一些例如「驾驶技术好,但驾驶习惯不好」等等的标签,最终赚取更高的利润。

 

暂且不去评论他们的观点靠不靠谱或者可不可行,一个号称自己只专注于 OBD 硬件开发的「技术宅」企业,会有种种对车联网未来可能性的猜想,这是否说明这家企业很有前瞻性?反正我改变了我之前的「做硬件的企业只会关注产品功能,而不会考虑用户需求」这一观点。「技术宅」也可以很「小清新」,我有理由相信,「车联网」这个概念已经在深圳诸多中小型 OBD 制造商的心中扎根发芽。也许这些小的 OBD 制造商确实不会去做软件和应用,但未来 OBD 数据的展现形式一定会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用户需求,谁能先去挖掘这个中心点,谁就是车联网时代的胜利者。

 

1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One response to “解密深圳 OBD 硬件产品及其制造商(第一弹)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